(各類主題花車,吸引遊玩民眾的目光。)
六月初,就從好友那知道三義有雲火龍節(客家庄十二大節慶之一)的活動了,對活動本來還一知半解,但因為本來就對三義淳樸氣氛很是喜歡,而且當地有不少值得好好逛的小店,於是就決定“揪“團,找了幾位姐妹淘一起去玩。開幕活動是6月5日早上11點開始,我們一早就從台北出發,還好路程相當順利,到三義時還不到10點,下了交流道轉進水美街,我們就發現沿路店家門外都有懸掛稻草龍,有的還披著客家花布,很可愛。
行前我上網GOOGLE了一下,得知客家雲火龍節的源由。三年前,三義一群當地藝術家前往中國江西考察時,巧遇當地客家祭祖大典,「進而發現百年客族遷徙路途上均有漢族草龍之蹤跡。」當地稱為香火龍的習俗。而對草龍的崇敬,其實當地流傳這樣一個故事:相傳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,有過一段很不得志的時期,白天得沿街乞討,晚上就簡單找個廟宇枕著稻草而眠。後來當他登基後,人們便開始扎草龍以求平安吉祥,草龍從此成為群龍之尊。相傳至今,札耍草龍變成為藝術呈現的一個方式。
札耍草龍,可不是簡單的任務。聽當地活動人員說,三義雲火龍節的草龍製作與舞弄,全由雙潭社區守望相助隊所負責。不少人第一次看到稻草龍時,心裡都有「這稻草龍看起來也還好嘛~!」的質疑,但若說說這稻草龍怎麼做,所費的心力,大概會讓大家嚇一跳。雲火龍身採七大條粗草繩串連札製,札製前,隊員得先去向農人收採晒乾的稻草,再從中挑出較具韌度的,再來編織。為了求其堅實,要使力緊編,十分吃力。更別提龍頭和龍尾需費心造型彎曲的過程。
這樣耗時耗工的結果,讓在三義生根的台灣雲火龍,顯得活靈活現,活動當天成了醒目客家大型手工藝品,當天開幕並有祈褔點睛儀式,讓雲火龍擁有了靈魂,聽說當龍身插滿香火,一到夜晚就成了紅光點點的神龍,在三義山城裡蜿蜓的景像,更是美麗,可惜我們沒有機會目睹,拍下來紀念。不得不提的另一特色是當天的創意花車,由在地特色店家創意裝點,將嘉年華的氣氛推至高點。山板樵精緻呈現動人鮮亮的臉譜文化,用財神臉譜為鄉親帶來好運;西湖渡假村以可愛純真的童話森林為主題,推出深受小朋友喜歡的白雪公主和七矮人;札木工坊則呈現小木偶在森林中玩耍的生動模樣,還有客家桐花妝點美麗意象;最後由三義鄉農會所製作的CK125雲火龍號領軍,讓花車成串呈現繽紛又有創意的可愛氛圍,或為精巧,或為樸拙,各具風格。直到傍晚花車踩車,讓三義街道頓時間變成嘉年華會的現場,熱鬧萬分。
今年的活動從6月5日一直到6月12日,有不少的好活動,包括客家流行音樂會及阿忠布袋戲的演出,最精采的是閉幕當天,在西湖渡假村的西湖,進行「出水火龍」﹣化龍昇天的儀式,表達出對天的崇敬,對土地的感謝。明年雲火龍節,答應了好友我們會一起再來,一定要來三義住一晚,看到龍身插滿香火的美麗景像,不曉得為什麼,我覺得那畫面,一定很美,很令人感動。
。活動延伸閱讀:http://hakka-dragon.org.tw/
。客家庄十二大節慶:從正月到十二月,分別有美濃的「字紙祭」、「二月戲」,苗栗「火旁龍」、東勢的「新丁粄節」,六堆「祈福/還福文化祭」、竹東「天穿日山歌比賽」、南投國姓「鹿神祭」、客委會「桐花祭」、頭份「客家文化節」、三義「雲火龍節」、龍潭的「歸鄉文化季」、新竹「義民文化祭」、平鎮「客家踩街嘉年華」、客委會「六堆嘉年華」、新竹「國際花鼓藝術節」以及客委會的「傳統戲曲收冬戲」。
(由三義農會、卓也小屋、Y箱寶及世奇餅店等店家所製作的雲火龍號﹣CK125,是今年花車踩街的領頭車,造型可愛。)
稻草編織而成的草龍,全由雙潭社區守望相助隊所製作而成。
(街上店家門口吊掛的小型雲火龍,身披客家花布,為街道妝點活動氣氛。)